休闲渔业、海洋科技风向标
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
China(Xiamen) International Recreational Fishery & Aquarium Expo
   2023年11月10-12日   中国.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中文版/ English
微信公众号
媒体报道
厦门休闲渔业展、厦门海洽会的集大元素
2020-10-15 14:25:21   来源:集美大学    点击:

  11月1日至3日,2019第十二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简称“厦门休闲渔业展”)与第六届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简称“厦门海洽会”)在厦门佰翔会展中心同期举办。

由我校水产学院教师负责的“十三五”厦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组和水生生物发育团队师生分别代表学院参展;水族协会15名同学参加第二届“新天鱼乐杯”水族箱造景大赛,并获得亚军1项、季军4项的好成绩。

 

加强技术交流和需求对接

推广观赏海洋生物市场化和产业化



厦门海洽会作为一年一度促进区域海洋科技成果交流、对接、转化与落地的展会,秉承“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展理念,积极以展为媒,构筑海洋经贸交流合作平台。

由水产学院王淑红副教授负责的“十三五”厦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组,依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以及厦门市海洋生物人才技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和地缘优势,建设观赏海洋生物协同创新中心与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展会期间,项目组展示了实验室繁育的紫文海刺、黑星海刺等多种观赏水母和海水观赏虾,参观交流的人群络绎不绝,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项目组与多家企业和兄弟院所进行了技术交流和需求对接,进一步推广了观赏海洋生物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王淑红副教授向来宾及专家们介绍项目进展

福建省渔业行业协会领导和企业代表与项目组交流

此外,美丽海洋产学发展联盟副召集人、探索台湾环境教育协会秘书长杨宗鸿老师给水院2019级渔业领域选修休闲渔业专题课程的研究生分享台湾开展渔村创生、发展休闲渔业的案例。同学们在交流结束后纷纷表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培育水生生物新品种 

 搭建科普教育平台 

 

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自2008年创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展会涵盖了休闲渔业产业链的主要品类,以“高规格、高水平、更精准、更实效”著称,被誉为“中国休闲渔业好展会”。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发育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锯齿米虾红蓝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解析”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累代选育,培育出了体色遗传稳定、繁殖能力强的多个中华锯齿米虾品系。水生生物发育团队与集美区览仁水族馆产研合作,规模化繁育了红、黄、蓝等多个中华锯齿米虾品系。其产品体色饱满厚重、抗逆性强、成活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米虾是节肢动物门十足目小型虾类的统称。很多种类具有靓丽的体色,且性情温和聚集成群,在绿色水草和黑色底泥的衬托下更加赏心悦目。因此,匙指虾科的米虾属和新米虾属很多种类被开发成了观赏虾。但是大部分种类依靠自然采捕,只有米虾属的广东米虾(Cardina catonensis)和新米虾属的中华锯齿米虾(Neocardina denticulata)能够全人工繁育和工厂化生产。
展位吸引了众多水族爱好者及中小学生围观。通过展示、介绍,使观者了解了观赏米虾的生活习性和育种方式,同时普及了基本水产养殖知识和体色形成原理,让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了解了杂交选育的操作流程,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科学考察平台。

 

 

 

目前团体成员正在运用体色分子机制的原理,通过基因编辑手段,研发新的体色品系。这将突破目前观赏虾选育依赖自然突变的限制,产生超出想象的体色性状。
 

 

输出科研优势和特色

提高休闲渔业项目策划能

 

 

据悉,水产学院休闲渔业科研团队及相关教师还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休闲渔业高峰论坛。论坛期间,水产学院施君翰老师作题为“休闲渔业文化创新和产业展望”的主题报告;水产学院与休闲渔业领域相关领导和专家,就相关科研项目产业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届论坛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指导,中国水产学会、休闲垂钓协会、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旨在发挥休闲渔业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休闲渔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培育和提升休闲渔业带头人、创业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参加此次论坛,水产学院将自身在休闲渔业科研方向的优势和特色向外输出;相关教师也通过论坛,明确了休闲渔业相关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吸取了地方休闲渔业发展经验,提高了休闲渔业项目策划能力。

 

以景怡情  携梦同行

展会期间,第二届“新天鱼乐杯”水族箱造景大赛在会场举行,本次大赛围绕“集众人之意,成自然之美”的主题共吸引了48名选手携57个作品报名参赛。大赛分雨林缸组、水草缸组和苔藓瓶组三个组别进行。我校水产学院水族协会15名学生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获水草缸组亚军1项、苔藓瓶组季军1项、雨林缸组季军3项。

 

水草缸组亚军

 

作品名:《生机盎然》

作者:檀晨翔

作品简介:作品灵感来源于初春之景。春日迟迟,令人翘首以盼,复苏之风渐过,卉木萋萋,莫斯攀附于石壁,悬挂于枝头,既似附石青苔,又似新叶萌芽。辣椒榕点缀于树根,成片的爬地矮汇成绿色海洋。远处的红宫廷如出墙红杏,若隐若现,令人遐思深往。谨以此景,记录这份春意盎然。

 

苔藓瓶组季军

 

作品名: 《返景》

作者:刘晨虹

作品简介:作品灵感来源于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景使用白发藓,再用零星碎石点缀,中景则用网纹草掩映由沉木搭成的幽深洞口,后景使用狼尾蕨。光线透过茂密的树枝,洒落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在狼尾蕨的遮蔽下显得更加静谧。现代都市喧嚣芜杂,需要一隅僻静的去处,探幽寻秘,和光同尘。

 

雨林缸组季军

 

作品名: 《生命》

作者:  彭志闰

 

作品简介: 作品灵感来源于一棵老树。取杜鹃根为树干,树的生命力同树枝一般向四周肆意生长,以青龙石为倚石,借青龙石的色泽与树干交相辉映。树干上藤条化作老树的根须,与老树相辅相成,树间点缀几棵空气凤梨,再将苔藓附于树枝,寓意着新生命的诞生与成长。老树与树上的各种植物共同生长,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作品名《秘境》

作者:张雯迪

 

 

作品简介: 作品灵感源自纪录片中的热带雨林。景观上侧使用交错复杂的树枝,营造林间遮天蔽日之感,下部分将杜鹃根盘于青龙石上,拟作树木强劲有力的根茎,撒落些许碎石,更显景观自然。植物上密植白发藓、珊瑚蕨、狼尾蕨、网纹草等,叶型不同,色彩有别,一股茂盛葱茏之感油然而生。趟过清溪,用苔藓作垂帘,拉开层层草帘,向内延伸的洞穴,愈是向里,便愈是幽暗神秘。

作品名: 《迷》

作者:  袁嘉会

 

 

作品简介: 作品灵感源自作者对神秘雨林的喜爱。景观水下,取鹅卵石为主体,更贴近大自然中的雨林溪流;水上,用沉木和杜鹃根来表现林间树木,以大量苔藓、蕨类营造密林中茂密葱郁的植被。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神秘的雨林,迷乱又充满诱惑,心向往之!景深处,广豁的雨林间藤蔓密织,缠绕过往的人,吸引观者的心。

我校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参加展会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与同行交流的重要渠道。水产学院观赏水族繁育团队自2015年以来,多次参加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此次是第二次参加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项目参展主力一直以来都是实验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前期准备,布展和展会期间的交流与接待,使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展会期间,还请台湾休闲渔业馆的杨宗鸿老师为水院2019级渔业领域专业硕士介绍了台湾在休闲渔业领域的发展经验。水族协会的同学也多次作为参赛选手、志愿者和办展主力参加展会,过程中收获很多。厦门是重要的展会城市,每年都有水产和渔业相关的专业展会,希望大家善用城市优势,多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展会,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明确科研和专业发展方向。

——水产学院王淑红副教授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我带着去年没能获奖的遗憾再次参加了新天鱼乐杯大赛。曾有人言,幸运是汗水的红利,流得汗水越多,便越幸运,此次大赛,我虽与冠军失之交臂,却幸运获得了水草缸组亚军。诚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这一年的汗水,我又怎会如此幸运。感谢集大、水院,能让我拥有这样一次邂逅幸运的机会;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诲指引我前行;感谢水族协会的小伙伴,是你们的陪伴,让我在造景的路上越走越远。我希望下次,集大学子依然能在赛场上焕发光彩,集美大学依然是赛场上最靓的高校。

——我校参赛学生 檀晨翔

 

这次参加新天鱼乐杯大赛,让我受益匪浅。第一次参赛,第一次造景,在老师的指导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或许是因为首次参赛没有经验,公布成绩前我一直忐忑不安,但在得知获奖后,我欢欣雀跃。对我而言,参加这次比赛更多的是学习知识,丰富经验,比赛途中,我不仅结识了许多造景大师,更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奖项,这让我对自己更加自信,并坚定了要在水族造景路上越走越远的决心。感谢集大,感谢水院,感谢水协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老师同学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期待下一次比赛!我们定不负众望!

——我校参赛学生 袁嘉会

 

 
 
 

 

素材来源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部分素材来源丨“休闲渔乐资讯微信 

通讯员丨付志超

平台编辑丨 侯媛培 郝燕霞

责任编辑丨林嫦娥

编审丨华晓春